学习心得
高升旭
11月24日-11月30日,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感谢学校给我这次赴上海学习的机会。七天时间充实而短暂,这七天里我先后听了两次专家讲座,两节课改师范课,四位校长讲座。这些使我对课改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的发展形势有了新的理解,对今后自己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规划。
首先第一天听了徐淀芳老师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讲座,使我对以后如何教学,如何制作课件,如何现代化教学有了更确切的认识。怎么才能深刻的理解课改就要先明确为什么改革,什么促使了改革。徐老师说改革的现实需求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党的需求,要为党培养接班人;第二个是社会需求,要适应促进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第三个是人民需求,人民需要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高质量教育。然后又就如何改革,改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谈了他的理解。一要变革教学方式;二要变革教学类型;三要变革设计形式。徐老师让我知道了首先要让日常教学与日新月异的科技软件结合起来,丰富教学手段,又让我知道了如何设计更精炼的教学课件,还让我知道了怎样才能高质量有效的组织课堂活动。
当天下午又听了李政涛教授的讲座,李教授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指出了教师的独特之处,然后又着重剖析了教师该有怎样的思维。首先要注重思维的清晰度,清晰学生、清晰内容、清晰目标、清晰方法、清晰环节、清晰指令。还就该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要拒绝 形式化、表演化、平庸化、模式化、低效化。要注重如下细节:
让学生学会合作,激发合作需要,小组人数要适当,给出合理的时间安排
分组形式要合理,分工要明确,让学生有参与感、责任感
主张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的规则,代表发言要注意代表的是小组
评价反馈要针对全组,组织互动、对话和交流
如何巡视?要大声纠错让大家听到,要对学生的讨论有介入力、指导力和引领力
养成别人说话我动笔的习惯
年段特征:学科和知识特性
这些让我受益匪浅,这种细致的指导让我对小组活动有了系统深刻的认识,所有的针对点都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针对性极强。第二天又去听了两节示范课,后茶馆式教学。教学方式特点很明确,就是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多说多做,老师不说,少说。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今后的几天里先后听了四位校长的讲座。
各位专家教授、一线优秀教师和几位校长的讲座,都与课改紧密相关。总结方式不同、形式不同,但是思路是一致的。就是要讲课堂交给学生,明确体现学生是教育主体。从前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以学习知识为终究目标,要致力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注重快乐学习的重要性。